今年以来,高案值、高增量的电诈案件,对鄯善县的和谐稳定、百姓的安全感、满意度威胁较大,为坚决遏制电诈猖獗势头,切实维护群众财产安全,分别以警务室、警务站民辅警、网格员、村(社区)干部、行业场所保安等队伍为支撑,以“村(社区)打卡”讲反诈、“喇叭播报”宣反诈、“开辟专场”演反诈、“阵地控制”学反诈、“靶向治理”教反诈、“建群扩圈”助反诈等措施为载体,构建鄯善反诈联盟,全面筑牢全民反诈防线。
一、融合“网上+网下”,促动“面对面”宣传多元化。
一是线上信息密集覆盖。充分利用前期线上反诈宣传基础优势,对多发性、代表性的诈骗发案类型进行收集整理,筛选后作成警情通报,通过抖音、微信、公众号等渠道广泛推送传播。截至目前,共制作反诈小视频2个,创建34个村级反诈交流群,阻截诈骗1起,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0元;二是线下宣传全面铺开。开展面对面、一对一宣传,并张贴反诈海报,发放反诈资料。针对老年人、企业财务人员、学生等易受骗群体,走进村(社区)、单位、学校开展专题讲座,提升宣传的精准度,增强特殊群体防诈的敏感性和辨识度。目前,已对40余家单位,4200余家住户进行面对面反诈宣传;三是反诈软件有效安装。制作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二维码挂件26余个,分发至全县各行政村、企业的保安人员,在外来人员、车辆进入小区、单位时由保安对安装国家反诈APP必要性进行讲解并安装。截至目前,督促居民下载安装2800余人。
二、整合“网格+警格”,推动“点对点”宣传精准化
一是“社区打卡”讲反诈。将反诈宣传融入微网格,推动反诈工作网格化管理、组团式发展,依托13个警务室、34名村(社区)民警、11名村(社区)辅警、48名村(社区)干部、511名双联户长,利用走访入户、信息登记等常规活动,把宣讲反诈知识作为规定动作,用辖区发生的真实电信诈骗案例警示群众。二是“阵地控制”学反诈。注重反诈宣传阵地建设,在县域内各重要场所悬挂反诈宣传横幅80余幅,张贴反诈宣传海报300余份。组织村(社区)民警下沉到19所中小学校、幼儿园、40个行业场所,5个旅店业张贴反诈宣传小卡片,提高群众防诈警惕意识;三是“靶向治理”教反诈。迅速对辖区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进行全面梳理,组织涉诈案件受害人现身说法,同时在人流量大、居住密集区开展“咨询式”反诈宣讲,提升群众反诈意识。
三、综合“静态+动态”,触动“心连心”宣传长效化
一是“开辟专场”演反诈。组建13个村(社区)45人反诈宣传小分队,深入机关事业单位、企业、小区,由民警自编自演反诈情景剧,为群众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和诈骗手段,让群众在接受教育的同时,学习掌握反诈技能,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。目前,已演出2场次,受益3000余人次;二是“喇叭播报”宣反诈。充分发挥好“大数据+铁脚板+网格化”作用。针对工作日期间辖区群众多数工作、出门在外的客观实际,采取错时宣传方式,每日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,利用巡逻车小喇叭,进行反诈宣传,提示重点发案类型、防诈防骗常识要点,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,推动防诈反诈入脑入心;三是“建群扩圈”助反诈。建立警民微信群48个、4500余户,微信群户数覆盖率达88%。群内发布《治安防范提示》20余期,推送打击破案、服务群众、防范预警信息270余次,覆盖人员达2万余人次。提升了群众防范意识和对公安工作知悉度。